|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8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股票市場] 中国创新药为什么没有出现“DeepSeek时刻”?

[複製鏈接]

29

主題

1

好友

103

積分

小學生

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6 天前
  • 簽到天數: 17 天

    [LV.4]偶爾看看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370
    威望
    103
    主題
    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6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DeepSeek,一石激起千层浪,引领“AI”概念股迅速上涨,成为现象级产品。我们认为,开源模型DeepSeek的率先冲线,标志着“机器智能寒武纪时刻”的启动,产业即将因此进入应用创新大爆发周期。

      在资本市场为DeepSeek取得的成功欢呼雀跃的时候,却鲜有投资者注意到站在舞台角落的中国创新药产业。以创新维度考量,中国创新药过去几年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显著攀升,亦出现了多款惊艳世界的产品,但市场给予的反馈却难以让投资者满意。

      中国创新药为什么没有出现“DeepSeek时刻”?这是很多专注创新药产业投资者心中的疑问,也是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01

      核心意义:重构产业范式

      DeepSeek出现之前,AI技术几乎完全由欧美定义。

      这是一个由OpenAI主导,ChatGPT引领的“算力范式”。在这个“算力范式”中,巨参数、大数据、强算力是最核心的三大竞争要素,进而引发的就是全球巨头企业的“算力争夺战”。无数追赶者跟随ChatGPT脚步,不断囤积GPU,英伟达正受益于此而成为全球股王。

      基于“算力范式”,美国得以通过芯片管控,不断抬升AI技术的门槛,从而意图构建起新的竞争壁垒。但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算力为王”的固有范式,依靠架构算法、训练方式、工程优化等系统性创新,以极低的算力参数实现了比肩ChatGPT的成果。

      所以,市场为DeepSeek欢呼的点到底是什么?并非产品本身,而是整个产业范式的切换:自DeepSeek诞生之日起,旧有范式就已经被打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正是DeepSeek对于整个AI产业最形象的描绘。

      在医药产业中,其实也发生着如DeepSeek一样的产业剧变。

      一直以来,以K药为代表的PD-1药物都是抗癌基石药物,凭借超强的广谱性,K药以295亿美元蝉联了2024年药王的宝座。就当所有人都认为PD-1将是抗癌的标准答案时,来自中国的依沃西单抗却用头对头胜利证明,PD-1并不是“标准范式”,除了思考基于PD-1药物的联用疗法,药企仍应进行更多的探索。

      同样都是打破“标准范式”,但中国创新药并没有出现“DeepSeek时刻”。

      02

      底层原因:理想与现实

      没有出现“DeepSeek时刻”,并非依沃西单抗创新含金量不同,而是AI产业与医药产业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维度。

      人工智能技术虽然早在1956年就被提出,但直至2022年ChatGPT推出,才真正进入实质落地阶段。也就是说,AI技术正处于建立“标准范式”的萌发阶段。与ChatGPT相比,DeepSeek迟到了约2年时间,从这也能看出中美AI技术的差距在3年左右,中国是有能力参与到行业范式制定中的。

      几款中国创新药虽然打破了K药所建立的抗癌“标准范式”,但中国创新药整体却与美国存在巨大的代际差。除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传奇生物的Carvykti、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亚盛医药的奥雷巴替尼等少数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外,绝大多数的中国创新药依然只能算是跟随模仿。从整体看,中国创新药可能落后于美国创新药10年以上。

      此外,不同于AI技术仍处于“幻想”阶段,创新药已经到了“落地”阶段。无论多么优秀的创新药,其最终也需要通过营收去进行转化,然而受限于支付瓶颈,国内创新药市场并未成熟,纵观全球也只有美国的高药价能够支撑起庞大的创新药市场。

      因此,即使有个别能够颠覆“标准范式”的优秀者存在,但中国创新药却依然必须存活于FDA所构建的创新药体系下,因为只有进入美国市场才能获得足够的回报。

      一个无法规避的现实是,中国创新药的价值在国内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传奇生物Carvykti已经在美国上市多年,但直至2024年8月才得以获批;依沃西单抗赢下头对头后,买下依沃西单抗美国权益的Summit 的股价却暴涨5倍。

      中国创新药企业都是有理想的,而且也成功将这份理想转化为一众优秀的产品,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存在鸿沟的。无论多么优秀的创新药产品,最终都将以进入美国商业化为最终目标,这就导致研发阶段的价值被极大幅度地弱化。

      03

      中国创新药需要的不是“DeepSeek时刻”

      中国创新药没有出现“DeepSeek时刻”并不是我们研发能力不足,而是整个产业全局发展阶段的落后,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FDA已经建立起全球创新药商业化体系后,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参与到“行业范式”制定中。

      尽管我们创新药在全球产业中的被动地位是很难短时间改变的,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发展机会。聚焦当下,中国创新药企业的研发能力正在逐渐被跨国药企(MNC)所认可。据DealForma数据,2020年时MNC涉及中国药企、预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交易占比不足5%,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据增长至30%。

      也就是说,中国正在迅速成为全球创新药的“孵化摇篮”。固然我们很难在美国获得商业化红利,但通过超强的科研能力,我们却能够借助于BD方式实现间接盈利,这也是为何过去几年授出大额BD的药企都获得不错估值的原因。以康方生物、传奇生物为代表的创新药企,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CXO企业,都有望成为中国创新药当下发展的核心脉络。

      另一方面,国内创新药天花板虽然不高,但积极释放空间的信号却很明确。无论是医药反腐,还是仿制药集采,其本质都是压缩仿制药的盈利空间,让利于更先进的创新药疗法。随着这种趋势的不断演进,国内创新药市场的空间有望在未来持续提升,成为助推中国创新药成长的长期主线。

      历史不会重演第二次,相比“DeepSeek时刻”,中国创新药更需要聚焦创新的精益求精。短期看,依靠出色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创新药在MNC心中的地位,从而获得更有利的BD价格;长期看,国内创新药空间的释放将助推优秀创新药企业二次爆发,逐渐形成兼具国内与海外竞争力的全球巨头。

      还记得在去年我们提过的“”吗?我们始终认为中国创新药的崛起将是必然趋势,但这同时也注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专注研发,深修内功,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2-20 05:49 , Processed in 0.01488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