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1966|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書籍] 走过西藏

[複製鏈接]

44

主題

12

好友

1879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3-1-29 23:32
  • 簽到天數: 351 天

    [LV.8]以壇為家I

    推廣值
    0
    貢獻值
    90
    金錢
    2216
    威望
    1879
    主題
    44

    回文勇士 文明人 簽到勳章 中學生 男生勳章 附件高人 簽到達人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2-4-27 17:11:0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走过西藏.rar (890.75 KB, 下載次數: 180)


    1976年至1994年,我在西藏18年。
      18年完成了一个过程――情感上的和认识上的。   是对这一阶段的完成,而非终结。人生乃一大过程,其间包含了一系列中小过程。   是人生年岁中弥足珍贵的一个
    阶段,纯粹的有效生命时间。   对于未来者,西藏是个令人神往的佛界净土;对于此在者,西藏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离去者,西藏,你这曾经的家园让多少人魂牵梦绕――西藏,就其实在的意义来说,更是一个让人怀想的地方。   有些时候我希望自己能被西藏所怀念。在怀念的时候,被怀念者本来的价值也许就会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但西藏在想起我来的时候,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是一个逗留得太久,热情也持续得太久的行吟诗人吧,是一个喜欢张望人家的生活情景、喜欢打探人家的人生之秘的好奇的旅人吧,是一个执迷投入但始终不彻不悟不知圣者为何物的朝圣香客吧。西藏看我在这片高大陆上走来走去,一定很纳闷――   那么多年了,她在找什么呢?   ――其实并没有刻意去寻找什么。只不过听凭了直觉的引领罢了,喜欢这样过日子罢了。然而无意中我得到了很多。海底生物的化石、石器和陶片之类,接近了只有这片土地上才有的自然风景和人生风景,认识了那么多的人,生发过那么多感想,一言难尽……   不意我现在竟然想要结束这一阶段了,有些心急,急不可耐。这种“想要结束”的感觉似乎自前年就已萌动。前年在西藏乡下拍片,年底结束前的那些日子就格外不耐烦;去年春夏在成都做电视片《西藏文化系列》的后期――“为什么总也做不完呢!”去年秋天写《灵魂像风》――“怎么还写不完呢!”今天将用最后的几个小时把这篇序言改完应该就是完成结束了吧,无疑这将耗去我仅存的一点儿耐心。   急于结束的是什么呢?位置?视角?形态?思想方法?包括生活方式?   也许还是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生命轮回的观念,所不同的只是,想要在今生即实现,使每一阶段的人生都不同于前,使这一辈子享用性质不同的几回人生?   18年,成长起又一代人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充满了那么多的故事。从路的这端走向那端,为时代所驱使,浑身满是时代的烙印。那时我们正年轻,单纯,热情,有劲儿,无牵无挂,无尊无卑,盲目而蒙昧,由于傻气而可爱。我们走向西藏高大陆,缓缓行驶在青藏线上,一路洒下激情的歌。在五道梁,那个差不多令人闻风丧胆的五道梁,高于海平面五千多米的地方,我们下车吃午饭的时候,男同学打篮球,女同学挑水……理想主义火焰在胸中燃烧,不断地添加以浪漫主义的柴薪……   ――那可真是陈年往事了。如今再不是那个豪歌豪饮者的形象了。   那时我对于西藏农村的总体印象是,除了语言和主食的不同,和内地的乡村没什么两样啊。虽然日常生活中有少许差别,例如,人们从不用肩,没有过“挑”的概念和动作,无论背水,背筐,背石头,用的都是背,绳带绕过胸部和肩胛下方。那时我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会有人冒险告知我,是由于肩上有命灯、体神和战神的缘故――乡村本土的传统文化面貌迟至第十八年,才由《灵魂像风》传达出来。   起初几年的日子就这样走过来了:节奏缓慢,内容简单,那时的天空晴朗但没什么光彩。越到后来,路况和境遇都显得复杂而崎岖,上空风云变幻,飞沙走石,足迹和心迹都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最后,这个最后也许就是当下,结束曲时刻会戛然而止。   这一过程,是内在体验的深化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个体生命的进行今天看来仍不足道。它的价值也许只体现在完成了这几本书。   大凡一个人乐意离开他自己的本土文化,去往异族异邦之地,想要获得的一定是差异、未知,是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经验。后来的几年间,我之所以热衷于牧区、藏北,正是源于对那种游牧生活以往全然无知。这热情持续了若干年,直到走遍了那40万平方公里上的每一县份,包括只能在严寒季节穿越的无人区。多年的藏北之行使我获知了牧民生活的完整印象,他们古老的精神世界的全部:神山崇拜和格萨尔王的传说。再有就是,每想起西藏,首先映入脑际的就是藏北风光:天有多蓝,云有多白;天有多低,云有多近……   《藏北游历》就记述了这些。   1978年至1979年之交的三个月里,我第一次去藏东昌都地区,第一次沿川藏线穿越西藏的大森林。遮天蔽日的黑绿色林莽中,淡绿的松萝犹如流苏飘逸如帘。夜晚松涛怒吼。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间,民居的木房子显示着另外一种生活传统。次年春季,历时七天我乘坐解放牌货车走完了自成都至拉萨二千四百多公里的川藏线。那时,色霁拉山的杜鹃铺天盖地如火如荼;又一年秋季在错高湖畔,我体验了今生所能领略感受的终极之美。夏季里滥觞的湖水复归澄澈,在红绿黄相交织的山野的怀抱里沉醉着。湖心岛童话般地铺设于碧波之中,秋叶婆娑隐现着小小的寺宇、经幢。岛上千年古松挺立,经霜愈益青葱。隔湖望去只有岛心一株巨松通体灿烂,犹如黄金铸成。那时我正醉心于弗雷泽的《金枝》,金枝正是远古森林之王的权力象征。从此这湖,这岛,这金松便成为脑际中最高贵渺远的意境了。   ――虽然过后我从林芝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的专家那里得知,这只是一株因病而枯死的古松,在它渐渐萎黄时就曾救助过它,未果。遗憾之余,我说,它虽死犹生,虽死犹荣。愿它的灵魂守护着它,五冬六夏,一道金黄的风景。   这个高原生态研究所所长是徐凤翔,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姐,黄宗英所写《小木屋》的女主人,生态保护的传教士,同时主张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位积极的生态保护主义者。她利用一切可能之机,甚至在她路过的地方也召集会议进行传教。如今她的弟子和信徒众多。我曾几次访她未遇。那一次她的年轻的弟子问我,注意到错高湖南岸山坡上的阔叶林带没有。当然。那片丛林的色彩随时令变化而变化,春夏青翠,深秋红黄,冬季落叶,作为观赏,是再美不过的了。但是,那是一片次生林。是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重新栽植的。原生林是云杉,它们一去不复返了。气候和湿度都不再相宜了。   林芝给了我无与伦比的美意境,我没能把它写成一本书,是深入和道行都不够的原因吧。   也还是在这个农牧学院,1979年第一次昌都之行的归途中,我们住在这个学院的招待所。从高音喇叭里,我听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消息。那时我心里一动,这消息对于一个国家对于我个人的重大意义后来才渐渐显现出来。那是我向着太阳歌唱诗歌时代的发端,在西藏,茅塞初开的年代,我首先发现了我自己。所以我首先成为了诗人。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对于自我的发现是个了不起的发现呢。   之后才会有由己及人――人,人群,人类,人文。   阿里地区是最后到达的一处地方,那是在90年代初的夏秋季。那时的我已经很有文化感了。翻阅过一些资料,实地踏勘一番,再加上想象的贯穿缝合,差一点儿就复原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史了,这就是《西行阿里》。   其实这本书是极为有限的,有胜于无,聊为他人之先罢了,认真的历史学家藏学家们不会与我对簿公堂的。至于古格王朝的衰亡,我在后来的采访中得知有研究者又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和证据。谁能说得清那个王朝究竟覆灭于金矿开采净尽,还是象泉河河床下切,还是政教内讧导致玉与瓦俱焚?且让古阿里仍旧笼罩在这许多“……之谜”的光环里吧。   佛教讲究缘分。我与西藏,大约存在一个前生斯世之缘。我每回去每一地,看来随意,但也每有一个缘由,机缘,又怎一个缘字了得。连缀起每一回的片片断断,星星点点,西藏120万平方公里的地图上就布满了我的足迹,那些偶然的契机就成为天作之合。我今生将以走遍西藏为骄傲。   重新认识西藏农村是由于拍摄《西藏文化系列》这一契机。这需要反反复复地走向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畔的田野村庄。随着十多年间宗教政策的开放,乡村中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的恢复令人惊异不已。而这些延续了千百年之久的文化传统正是靠形式来支撑的。别小看了田野上那一次次的仪式,每一村中一两个小神殿,一两个时常神志不清的神职人员,没有了这些,地方文化史仿佛真就消失了呢。我们就这样随着时间的脚步走,一步步走向了乡村世界的深处,走进观念和精神的核心,走进人们的灵魂中去。   灵魂是什么样子的呢?   西藏人说,灵魂像风。把这个短句拿来做书名,出自刹那灵感。   我常想西藏的农业牧业从何时分野的呢?在这儿,我们看到了两种多么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精神世界。虽然他们各有其传统意义上的恒定模式,既成的道路,不变的结局,都神奇得可以。这些不同而同,相异而一,真是有意味的一对组合。   现在,我把这三本书合成一本出版了。这里,有农村,有牧区,有古史之地,粗略地概况出一个西藏。多年来渴望一个完成,这也是行数十万里路、搭一百回车不辞辛劳走遍西藏的动力之一。   其实远没有完成。   且不说尚未到达的一些地方,例如墨脱、察隅、吉隆,那些边边角角奇异之地,由于足力心力的不济难再到达;即使已多次去过的熟悉的地方,由于准备不够,难以成书。例如拟想中的《藏东红山脉》――那一带山红地红,在拉萨凡见到车身车轮红尘仆仆者,定是昌都来车无疑――例如喜马拉雅山脉的门巴、珞巴等民族,就认识得肤浅,在藏学之外,国际上把它称作“喜马拉雅文化”。听说在那里,灵魂的走向反其道而行之――恶者灵魂升天,善者灵魂入地――例如后藏日喀则地区,那一片古史文化的沃土,尚待开发……   更何况还有内容方面无法弥补的不足。我并非博学者,对于历史、宗教、经济之道时常捉襟见肘。对于藏文化中所富含的宗教内容,不免经常性地回避,所能浅表描述者,唯有民间宗教而已。对于如恒河沙数的佛尊、千变万化的各类护法、度母、鬼怪、灵异之类,我从来都难以辨别。况且藏传佛教不似其他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清晰明了,仿佛不管哪一时代、哪一地区的人们都可以向之添加一些什么,弄得它什么都是,一个大包容。我觉得研究这门宗教不仅是学问,更是一门技术。   就这样,一个三段式构成了我18年西藏人生――   在我的人本主义时期,我前所未有地发现了自然和自我,在这个朝向太阳歌唱的诗歌时代,我是激越的昂扬的;   走出自我,举目辽阔,我发现了这儿的土地和生活,在凝神于大地冥思的散文时代里,我悲壮地感受着苦难之美;   对于这片高地生活的继续参与和深入,当我从诗意和文采中下凡,当我注目于乡土文化之上的社会――包括文化、经济、政治以及国计民生的那许多领域,我就踌躇不前了。就像现在这样子。   外来人尽可以去欣赏传统的秩序和风光之美,但传统正无奈地走向它的终极。老旧之物在逝去,而新的价值观和新的思想感情正悄悄地输入新一代人的生命之中。我看到过西藏生活艰辛的一面,看到了人们为改变不理想的生存环境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例如在藏北,人们想要局部地改善一下草场,推广过草库伦、干打垒、网围栏,以便牲畜的越冬;推广太阳能、风能的小规模发电,甚至光电站;开发无人区,把趋于饱和超载的草场上的牛羊驱赶到新的草场……我亲见这许多工作的事倍功半和虎头蛇尾,能善始终者为数甚少。现代科技是个好东西,这一点人们已有所识。科技兴藏的倡导者们曾向我描述了一个有关藏北现代牧业的神话――   在贫瘠干旱的草原上,建立太阳能水泵,引出地下水灌溉牧草,供人畜饮用;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改良牛羊;抓绒剪毛,取用皮张,冬宰时除肉以外,将头、蹄、血、肠等经过初加工销往国外……   曾经有过无以计数的梦想、展望,从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聘请来方方面面的专家,进行各种考察,可行性研究,各类报告、方案,美好壮丽的蓝图,令人心驰神往。由此我们体会到由理想变为现实有多难;改变哪怕一个地区的某个局部有多难。表现形式上是人才的缺乏问题,但一方面是人才奇缺,亟需人才,另一方面则是众多人才的壮志难酬和人才流失。人才问题的背后,是历史的重负。   回望西藏,以往的那些岁月时日,流年似水,渗入冻土层了;如风如息,荡漾在旷野的气流里了;化成足迹,散布在荒山谷地上了。   再一回望,流水不见,风息不见,足迹不见,羚羊不见狼也不见,只见风干了的思想和青春,委弃的褪了色的旧衣裳。   只见一个心脏不适、步履艰难的心力交瘁的下山者,她的行囊中,唯有一本书――   《走过西藏》。

    694

    主題

    3

    好友

    3072

    積分

    比思貴賓

    Rank: 10Rank: 10Rank: 10

    該用戶從未簽到

    推廣值
    0
    貢獻值
    537
    金錢
    2055
    威望
    3072
    主題
    694

    永久貴賓

    沙發
    發表於 2012-8-2 16:15:47 |只看該作者
    确实可以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18 09:13 , Processed in 0.01487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